据知情人士透露,中银基金总经理李道斌即将告别中银基金李道斌从嘉实基金副总经理调任中银基金总经理至今已有9年在中银基金任职期间,他带领团队将公司规模带入行业前六,中银基金成为当时银行部最大的基金公司
至于离职后的去向,接近李道斌的内部人士透露,他可能会休息一段时间第一财经记者第一时间联系李道斌,李道斌婉言谢绝了采访
公开发行20年
公开资料显示,李道斌毕业于厦门大学,获得清华大学法学博士学位1988年7月至1990年9月在厦门华侨博物馆工作,1993年7月至1998年9月在中国厦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工作2000年,李道斌加入公募基金行业,并坚持了20多年
2000年10月,当时43岁的李道斌加入新成立的丰收基金,先后担任市场部副总监,总监,总经理助理2004年9月至今,任副总经理截至2011年底,国内市场规模超过千亿元的公募基金仅有5只,收获基金排名第二,其他依次为华夏基金,E基金,南方基金,Boss基金
当时出生于市场的李道斌,有着丰富的营销经验他曾被媒体评为基金畅销书,与当时在E基金负责销售的刘小燕齐名公募基金营销江湖中有一句话叫北道宾,南小燕现在,刘小燕作为总经理,将E基金带到了公募基金的首位,而李道斌则选择了离开公募基金
"坦率,敏捷,健谈,工作时精力充沛."李道斌身边的一位人士评价他,思路清晰,组织严密,善于根据公司情况和市场变化制定和调整计划。
当时中银基金选择李道斌就是为了填补这个不足截至2011年底,中银基金虽然成立7年多,但规模刚刚超过400亿元,仅为嘉实基金的三分之一,行业排名第18位可是,当年中银基金的缺点不仅仅是营销上的
2012年4月,李道斌从丰收基金辞职,同年8月正式出任中银基金总经理据熟悉李道斌的人介绍,他来到中银基金时,首先制定了计划和目标,在此基础上理顺机制,重塑团队,打造市场化团队当年中银基金规模达1000.77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行业排名跃升至第八位2013年中银基金年末规模为1217.09亿元,行业排名再次上升至第六位,在银行系公募基金中排名第一到2018年,中银基金规模将稳定在前十名左右,同时公司利润将从最高的1亿元上升到10亿元左右,达到中银基金的巅峰
对于中银基金的快速崛起,业内人士认为,李道斌出色的战略规划能力,眼光和营销策略缺一不可任职期间,机构业务发展迅速,同时在集合中布局了大量部队,使公司实现了快速发展熟悉李道斌的人说
伴随着行业的稳步增长和爆发,以及新的资产管理规定的颁布,公募基金规模排名充满变数,但整体能力不断突破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发布的公募基金市场数据,截至2021年8月底,公募基金总资产净值为24.02万亿元
截至2021年9月30日,中银基金现有基金207只,管理总规模3918.42亿元,非商品规模2772.81亿元。
坚守客户利益
李道斌虽然身居要职,但专注于商业,网上关于他公开演讲的报道并不多在仅有的几场演讲中,他谈得最多的是坚持客户的利益
2013年,李道斌强调,无论如何,发展的关键
具体来说,李道斌认为,要坚守客户利益,就要继续做价值投资的引领者基金公司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机构投资者,应进一步加强主动投资管理方面的基础研究,增强对上市公司内在价值的判断能力,以价值投资为投资理念,增强风险管理的作用,减少业绩波动,帮助投资者与资本市场共同成长,为投资者创造稳定,可持续的回报,这也是基金行业的核心目标
同时,坚守客户利益,加强产品创新单一,同质化的产品越来越难以满足未来市场客户的需求目前,监管机构拓宽了基金管理公司的业务范围,扩大了投资对象,放宽了投资限制,为基金管理公司的产品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基金公司未来的产品策略应围绕客户需求,加强产品创新,丰富客户选择,使用更多定制化产品,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需求
自基金行业公募发展以来,创新从未停止,如ETF,基础设施REITs,ETF—FOF等。
此外,李道斌还表示,未来的投资管理服务将强调坚持客户利益,注重客户体验,系统化,智能化,便捷化将成为客户的基本需求。他曾表示,自己的风格较为稳健,注重绝对收益和长期回报,会在投资的各个阶段对不同资产的价值进行比较和分析,坚持风险可控。
2016年,李道斌在《抓住机遇,守住风险,迎接发展》的演讲中表示,中国基金行业仍处于早春阶段,未来要重点把握机构需求爆发,互联网和大数据发展,全球资产配置等几大机遇,推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只要我们抓住四大机遇,守住合规底线,牢牢防范风险,相信这种繁荣局面很快也会出现在中国市场李道斌说
公募基金的行业迎来了繁荣,但李道斌不得不转变立场,换个角度来看他曾一度处于行业的繁荣时期
热搜版权声明。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