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与德国合作伙伴戴姆勒大中华区投资有限公司签署了关于调整其合资公司深圳腾势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架构的股权转让协议,拟完成双方在腾势的股权转让。
比亚迪和戴姆勒会就腾势未来的股权进行调整在该股权调整完成后,戴姆勒和比亚迪将分别持有腾势10%和90%的股份该股权转让协议在监管部门批准后,计划于2022年年中完成
在完成对腾势的控股之后,比亚迪将在运营上给予腾势更大支持以推动其在未来取得成功同时,戴姆勒仍将作为股东支持腾势的持续发展,比亚迪和戴姆勒将继续推进双方成功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这是一场三方共赢的股权转让计划在比亚迪加持之下,腾势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腾势品牌将于2022年在中国市场推出新车型,进一步开拓市场腾势品牌运营团队将确保持续为现有客户提供相关服务
比亚迪实现对腾势的控股,将进一步有利于推动品牌和产品向上,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其中,新能源车的销量同比大涨257%,达到了90121辆。这是自今年3月以来,比亚迪销量连续增长的第9个月,也是截至目前的中国新能源乘用车月销新纪录。
十年合资再启新篇章
腾势成立于2011年2月16日,注册资本57.6亿元人民币,由比亚迪汽车工业与戴姆勒以50:50的股权结构共同出资设立主营业务包括乘用车,电动车,汽车电动传动系统,车用动力系统及座位少于9个的乘用车零部件的设计和研发等
作为国内首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合资企业,腾势曾因股东双方的强大背景备受众人期待。
作为戴姆勒和比亚迪的孩子,腾势是站在巨人肩膀上出生的品牌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曾经公开表示
腾势定位为打造国内中高端新能源汽车,由比亚迪为其提供三电技术,戴姆勒负责整车制造,2014年,在奔驰B200平台基础上研发的首款量产车腾势300上市销售,随后换代车型腾势400,腾势500陆续推出,2019年11月,腾势正式并入奔驰销售体系,换标后的腾势X正式上市。一个愈发明显的趋势正在出现:比亚迪,渐渐成为特斯拉之后的“新王”。
通过共同推进腾势品牌的业务发展,比亚迪和戴姆勒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发展最快的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上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并更好地了解了客户需求。
腾势的诞生,开创了中国品牌汽车向合资公司技术输出的行业先河。。
在过去30多年的汽车中外企业合资合作历史上,外方提供产品,中方负责生产是主要的模式但腾势品牌的产品技术特别是核心的三电技术主要来自于比亚迪,一方面证明了中国电动汽车在技术上的领先性,另一方面也提升了中国车企的品牌力
这背后的主要支撑,来自于比亚迪多年来积累的核心技术优势。
作为国内最早布局新能源汽车的车企,比亚迪今年前11月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已经突破50万辆,将毫无悬念的再次拿下年度第一同时,比亚迪持续通过领先科技引领行业向前,陆续推出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e平台3.0等核心技术,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在完成股权转让之后,作为腾势的控股股东,比亚迪将倾注更多的资源,继续推动腾势品牌的产品和技术应用,进一步增强腾势品牌的市场竞争力,开创中外合资合作新篇章。
持续推动品牌向上
作为中国市场规模领先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今年以来,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不断提升的大背景下,比亚迪步入发展快车道。
5月破3万,6月破4万,7月破5万,8月破6万,9月破7万,10月破8万,11月破9万比亚迪不断刷新行业记录
比亚迪的发展潜能也被资本市场看好比亚迪的股价一路飙升,成为中国车企市值第一,市值一度超过9000亿元
汽车行业大变革时代,新能源汽车市场瞬息万变比亚迪很清楚,想要延续新能源汽车的先发优势,领先的技术,精准的战略,快速的决策,缺一不可
伴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从补贴时代过渡到市场化竞争阶段,市场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为了进一步站稳脚跟,成为全球领先型的企业,比亚迪开始主动对技术,品牌,产品等进行深层次的战略布局,持续推动品牌向上。
在推动品牌向上的过程中,腾势品牌毫无疑问在30万元级别的中高端市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比亚迪的技术实力,以及奔驰的豪华品牌运营的继续加持之下,伴随着日后新产品的陆续推出,腾势有望实现量与质的飞跃
此外,与奔驰的合资合作,也将为正在谋求新能源乘用车海外布局的比亚迪,提供宝贵的经验。刚刚过去的11月,这家公司一共卖出了97242辆乘用车,同比增长81%。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比亚迪将推出一个前所未有的高端品牌,价格区间预计在50万—100万元以上,其在品牌,产品,销售服务网络,运营团队方面,都是全新且独立的,首款车型为硬派越野车根据消息显示,未来,比亚迪汽车业务将由王朝网,海洋网,腾势及高端品牌四个版块构成
从海洋系列到王朝系列,从腾势到高端品牌,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王国将进一步扩容,与外资车企正面交锋,开创智能化新能源汽车时代,中国汽车从以技术取胜的新局面,真正意义上实现中国汽车换道先跑的梦想。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