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与福建省厦门,晋江等地相关部门签署合作协议,启动工业互联网数字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加快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按照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到2025年,工业互联网核心行业人才缺口将达到254万人左右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总工程师王宝友分析,一方面,工业互联网不仅涉及R&D设计,生产控制,运营管理等业务流程,还涉及设备巡检,故障维护等现场环节部分员工还处于经验积累阶段,难以适应行业发展需求,另一方面,工业互联网人才要能融合信息技术和运营技术,现有人才队伍技能相对单一企业往往需要同时雇佣信息技术和运营技术人员,所以雇佣成本较高
对此,王宝友建议,要深化工业互联网产教融合,建设工业互联网公共实训基地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将教育教学与学生实际岗位,工作场景相结合,培养更多高素质创新型,实用型人才,满足新一代制造业需求同时,高校要以多种形式参与企业内部培训机构的建设,让学生在项目中快速成长
工业互联网数字化人才培养基地作为行业与职业院校之间的桥梁,将开展推进高校专业建设,师资培养,就业对接等工作,培养高水平研究型,应用型工业互联网专业人才,大力推动融合型职业教育发展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培训中心负责人孙介绍
互联网的产业人才供需问题还体现在结构失衡上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管理人才素质高,专业技术人员规模保持稳定但是一线行业对工人和技术蓝领的需求大于供给未来需要大量从事基础运维服务的技能型人才来支撑产业发展王宝友说他建议,瞄准科技前沿和产业需求,通过企业内训和高校培训,培养一批工业互联网技术领军人才,工程技术人员和创新团队,不断优化工业互联网专业技术人才结构
目前,工业互联网相关人才的评价机制尚未建立,严重影响了人才的选拔和发展渠道的建立王宝友认为,要充分发挥政府,市场,专业机构等多元评价主体的作用,构建动态的人才评价管理运行机制,细化人才分类评价标准,建立科学合理,各有侧重的人才评价标准,为各类人才开辟发展通道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