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的两篇文章《2024,真正的中国汽车元年》和《2024,外资汽车品牌又该何去何从》,没曾想这几天的新闻就把我的思考应证了,我以为怎么也得过了元宵节才开启猛烈轰炸,可实际上来得更快更早了一些。先是上汽奥迪A7L的大降10万杀入30万区间开起血拼,然后又是腾势N7大降6.5万,接下来就是我们的国货之光比亚迪掀桌子了,秦plus7.98万元起开售,“电比油低”。那小编就继续沿着做一些思考,只说两点:
第一,中国车市开启“剩者为王”模式。开年就开启系列降价,这样的惯性马上会撬动跟随,降价带来的销量增长或维持和不降价就降量,会让所有的品牌方都坐不住,率先出手的还是中国汽车品牌,决策效率会更高更快,几家主要竞争品牌的动向一明确,再看看自家的样子,直接过经管会拍板签字就可以官宣开干了。合资品牌而尤其外资品牌,基本流程还是先观察效果并同期做长链条的汇报沟通,伤筋动骨的价格动作一定是要回到全球总部进行汇报决策的,这样一来一回就会延迟1-2个月或半年后跟进了,也不排除去年就难受有备而来的,在这轮大动作中做个先手,比如上面说的上汽奥迪。这就是大势所趋,2024的经济形势和降级消费直接逼到“要么跟进,要么退出”,最终只能是剩者为王。2023年中国品牌的拐点已经出现,中外品牌的竞争攻守易型了,2024年直接拉大这个差距。这两天小鹏的内部信在网络上疯传了,那是对的,快和多的小狗式冲击打法就是当前应该有的打法。
第二,唯有“极致经营”才能确保剩者为王。想降价,成本控制就是王道。现在资本市场也是“地主家也快没余量了”,只能靠企业自己的经营能力了。1)说得高端一点,你的“决策成本”、“沟通成本”、“试错成本”必须得到控制甚至控制到极致,没想好没论证好的就别乱决策,不然会让你在这轮竞争中率先出局,就一点,你的资源分配都跟不上;2)说得朴实一点,经营成本要绝对严控,虽然不想引到裁员这块,但估计人力已经在这么准备了,其实不然,真正的成本控制大头是在,供应链上的阶梯价格控制,产品研发的模块化成本控制,冗余组织架构控制,更有永远逃不掉的整个链条上的贪腐成本控制等等。从决策到执行,都要进入极致效率状态,决策层要直接走入一线,真正掌控自己的品牌和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口碑,这样的行为才能帮到企业走向极致经营。
以上,只是一些个人原创思考,仅供参考吧。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